厉害了!我的机器人“同事”
时间: 2024-04-22 04:29:50 | 作者: 周转筐
为了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华阳集团在财务、安全生产、物流等一些岗位陆续使用机器人上岗,这些机器人较传统的人工效率极大的提升,而且出错率极低,被华阳集团职工亲切地称为“我的机器人同事”。
每笔业务单据流转仅用3分钟,记账只需5秒,效率提升了95%;7×24小时不间断运作,每日可完成500单凭证处置……
华阳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员工李珍慧每天早上到办公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RPA财务“机器人”专属电脑,登录系统后再回到自己的工位,开始一天的工作。
2019年11月,华阳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成立,首批22家成员单位成功接入共享系统;2022年12月,兆丰铝电公司、产业技术研究总院等非上市生产单位也完成系统接入。截至目前,已集约化管理72家成员单位的会计核算、报表出具、发票管理、资金收付等业务。
“华阳集团在全省煤炭行业率先提出‘ERP+财务共享’运行模式,初步实现了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与企业ERP系统深层次地融合,最大限度消除信息孤岛,规避财务风险,提升管理效能,产生规模效益。”财务共享中心副主任张媛媛介绍。
从22家到72家,再到未来的全覆盖,不仅是成员单位数量的增长,还有几何式增长的业务量。这座“会计工厂”每月平均处理业务量在4万笔左右。其中,总账业务室人均为6家财务独立核算的单位提供报表出具、月结等服务;支付业务室人均管理60余个银行账户;成本业务室、审核业务室、营运管理室每月人均处理约1500笔业务申请……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财务工作等不得、错不得,怎么办?
妙招来了!经过深入国内多家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现场调研后,华阳集团财务共享中心以数智赋能,引进财务“机器人”——一种软件自动化技术,利用软件“机器人”模拟人类操作计算机系统中特定任务的自动化过程。
山西晚报记者发现,在几台电脑的界面上,财务“机器人”程序软件时而点击刷新,时而切换界面,时而处理财务凭证,一直是有条不紊、忙得不亦乐乎。
财务共享中心员工王斐介绍,财务“机器人”是一个运行在电脑上的客户端软件,它可以自动完成以前需要人工处理的流程化工作。财务“机器人”上岗后,针对20个功能模块、278种业务场景、280个业务环节,梳理出7个一级服务目录、44个二级服务目录、81个三级服务目录,明确了635类业务原始单据和附件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在“费用报销对私挂账”“费用报销对私付款”“费用报销对公挂账”三个应用场景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操作准确率100%。
“15时07分资金提交,15时13分资金审核,15时40分报销到账……”在财务共享中心,记者通过填写相关报销表格,体验到了财务共享自助门户系统的快捷。只需轻触屏幕上的任一报销申请,相关的审批信息如“执行初审、审批人员、审批结果”等便会清晰地展示出来。这样的设计让使用者可以轻松查看自己报销单据的状态,不再担忧诸如“单据在哪里?多久能打钱?”等问题。
“大会计”不仅聪明,还勤快能干。每到月底、年关,各种报税、结账对账、报销集中的时候,财务“机器人”可以7×24小时不间断运作,替代财务专员完成交易量大、重复性高、易于标准化的基础业务,从而优化财务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质量,降低财务风险。
2022年,“费用报销对私挂账”“费用报销对私付款”“费用报销对公挂账”三个岗位全年制单量21529笔;2023年达到了30287笔,增幅为40.68%;2024年,随着成员单位逐步增加,制单量必将与日俱增。
“同样的标准化、程序化报销业务,人工操作需要5-6人,一天的工作量非常大。使用财务‘机器人’之后,只要设定好处理程序,财务‘机器人’就可以自动完成。”财务共享中心成本业务室主任刘晓明说。
2023年,财务“机器人”上岗不足一年,便完成了21572笔制单量,相当于2022年3个岗位全年的工作总量,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会计”。
告别了繁杂而机械的工作,被“解放”的财务专员,可以有更多时间精力,去做更有价值的财务分析和管理。
“用上财务‘机器人’,我们至少节约3名员工的人力成本,一年大约30万元。”刘晓明介绍。
“未来,随着和AI、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我们的RPA‘机器人’有望进一步扩展到更多自动化、标准化的业务场景和领域,财务共享中心将实现从专业服务中心向财务大数据中心的转变,为推动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张媛媛信心满满。
“他”有一套黄色的衣服,是一个外形酷似胶囊的黄色“小人”,因此被大家形象地称为“小黄人”;
“他”有一双“大眼睛”,可以360度旋转、180度仰视,谨慎地侦察着旁边的环境,进行着数据采集、安全测评;
“他”有一张“嘴巴”,能轻松实现与集控后台的远程无线对讲,遇到故障时能及时发出声光报警,最大限度找出细微的安全隐患。
“小黄人”看起来萌萌哒,却是高科技加持的智能体系应用端,这个小萌宠是矿井新一代的“劳动明星”。
4月15日,在华阳集团一矿竖井井口房内,山西晚报记者看到了安装在竖井罐笼顶部的“小黄人”——井筒安全智能巡检机器人。
井筒内,“小黄人”正跟随着罐笼上下运行,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转动脖子、瞪着眼睛,时不时停下来认真巡检,对关键部位和可疑部件进行拍照采集、智能分析,判定它们的健康状态。而另一头,竖井绞车房内,技术人员正通过后端监控屏幕观看“小黄人”一路的“所见所闻”,设备的运作情况尽在他们的掌握中。
“‘小黄人’可是绝对的‘找茬’高手。”一矿机电工区动力队党支部书记杜欣对“小黄人”过目不忘、实时分析的“本领”赞不绝口,“‘他’的两只‘大眼睛’各有分工:‘一只眼’是高清摄像头,不仅仅可以高速、清晰地采集视频、图像信息,还会对采集到的信息做多元化的分析,实现实时视频监控和智能分析;而‘他’的‘另一只眼’是红外热像仪,能对井筒内设备、设施及线缆、管路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不仅如此,“小黄人”还装设有湿度、瓦斯浓度等智能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现场作业环境的安全状况。
井筒作为矿井提升运输系统中的咽喉要道,其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作用不言而喻,井筒内各类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更是保障矿井提升安全的主要的因素。因此,对井筒及井筒内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便成了井筒维护工们每天的“必修课”。但在井筒内作业不仅工作难度大,还有一定的安全风险。“由于井筒内环境特殊,光源完全依赖于矿灯,在现场测量数据时,需要多次测量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我们一边干活还得一边注意周边的安全状况,心理上的压力很大。”井筒维护工梁献国深有体会地说,“尤其到了夏季,井筒内的淋头水还会把我们都浇成‘落汤鸡’。”
“新‘同事’的到来,很好地解决了人工巡检劳动强度大、巡检耗时长、巡检难度大、巡检效率低、人工作业安全风险性高等问题。”杜欣说完,还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有一次,“小黄人”发现有颗固定罐道的螺丝帽出现了松动,便自动进行了截图、报警。维护人员根据报警显示的位置,及时做处理,精准地消除了井筒内设备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确保矿井提升系统安全可靠。
“一台‘小黄人’工作30分钟,能替代3名巡检人员工作1小时,与传统的人工检查相比,工作效率提高5-6倍,巡检精度可达1毫米,准确率达99.99%,为企业节省50%至70%的人力成本,既减少了人员,实现快速巡检,又确保了巡检人员的安全。”杜欣说。
4月15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华储公司一派繁忙,数十件光伏组件装箱而成的“小货柜”,五个一组整齐排列在装配平台上等待着外运。
此时,华储公司智能化恒温仓库操作员高扬走到操作台前,将预先设置好的指令输入系统。随后,一台AMR自主搬运机器人沿着预定轨迹,前往物料存放区,抬升、旋转、起步,一气呵成,没有丝毫怠慢,犹如一名技能娴熟的“老员工”。
“一件货柜由许多原材料组成,如果是在以前,需要很多人力物力。‘新同事’加入后,能轻松实现不间断的运送。无论搬运还是配送,都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高扬说。
之前,仓库里配送一整箱货物,至少需要2名员工、1台平移车、分4趟完成,既费时又费力,且平移车在搬运期间由于货物侧倾,有掉落风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如今,一台AMR自主搬运机器人一次性就可以把一整箱货物送达指定地点,一次运载量≤1.2吨,效率是人力的4倍,且底盘稳,行驶平缓,拥有智能避障功能,安全性成倍提升。
“下了订单后,只要输入固定的指令,就实现了无人化管理,我就可以去干别的工作了。不过,我并不觉得机器人完全取代了我,反而我要进一步探索它,熟练地掌握它,通过机器人来逐步提升工作效率。”高扬经过与“新同事”磨合,合理优化路径,严格执行程序,积极与厂家沟通、试验,最终,配送效率显著提升。
“我作为仓库自主搬运机器人的操作员,对机器人的日常作业有着特殊的感悟。之前都是靠人工操作叉车来进行物料搬运,自去年自主搬运机器人投运以来,我们的4台机器人能代替7-8个人及平移车工作,大幅度的降低了人力成本,且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高扬说。
恒温仓库工作方式的巨大改变,归功于华阳集团多年来全力推进转型,新质生产力正在实践中形成并逐步展示出对高水平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目前,华储公司4台AMR自主搬运机器人已全部实现来料入库,有了1GW两条线物料点位不间断送料、空托盘回收、全天运作等功能的加持,仓库质量标准化工作得到一定效果提升。
这并不是华储公司的最终目标。经营管理部采供物流队队长祁璟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管理,持续扩大机器人作业范围,实现全物料配送及车间上料全点位覆盖,打造现代化智慧型仓库。”
这些机器人只是华阳集团公司众多新“同事”中的一员。当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企业未来的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成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关键力量,华阳集团正坚定不移地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之路,促进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增效,为高水平发展打造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