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建设国家队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相伴而生
时间: 2024-06-17 08:03:42 | 作者: EU箱
为贯彻落实中国五矿集团冶金建设国家队行动方案专题座谈会重要精神、中国中冶总裁办公会关于落实冶金建设国家队行动方案专题座谈会重点任务要求,做好世界第一冶金建设国家队品牌传播,集团党委宣传部策划发布“国之重器·大国冶金”专题微信,陆续推出中冶集团七十二年发展历史中建设鞍钢、宝钢、武钢、湛钢、河钢、首钢、沙钢、攀钢、包钢、马钢、太钢、本钢、重钢、越南台塑钢铁以及马来关丹钢铁等海内外具有重大代表意义的特大钢铁基地15篇综述文章,展现中冶集团以钢铁强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忠实服务于国家战略,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在整个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进程中发挥无可替代作用的光辉形象。
我们往往瞻仰丰碑,缅怀先人,怀着崇敬的心情,然后透过历史,去怀念那些英勇奋斗的时光。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熙熙攘攘,喧嚣与安宁交替,不朽的丰碑伫立,也在见证着所有英勇奋斗的时光。
1954年9月,在鞍山的城市中心,当脚手架拆去,人们忽的发现,这里竖立起了一座中西合璧的丰碑式建筑,那时候她叫“鞍钢设计办公室”。
岁月如梭,如今,作为中冶集团的一座办公楼,她被人们称为“新中国钢铁工程技术的摇篮”。这座大楼的背后,是鞍钢与中冶相伴而生的姻缘。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原材料工业,是撑起国民经济大厦的“钢筋铁骨”。新中国的钢铁工业,是建立在屈辱历史上的涅槃重生。《朴茨茅斯和约》签订后,满铁在鞍山及周边地区发现丰富的铁矿及耐火材料资源。1918年5月15日,“鞍山制铁所”正式成立,1919年4月29日,1号高炉点火,标志着鞍山制铁所正式投产。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此基础上扩大规模,组建联合钢铁企业,并成立“昭和制铁所”。到1941年,已经具备年产生铁250万吨、钢锭130万吨、钢材75万吨的能力,其钢铁生产能力占日本控制的总生产能力的28.4%,规模仅次于九州的八幡制铁所(今天的新日铁)。
1945年侵华日军宣布投降,昭和制钢所交由接管。其后爆发的国共内战,未对鞍钢进行任何保护,更谈不上恢复建设。直到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时,鞍钢几乎保持着日军败走鞍山时的景象——被破坏得基本上没有一个完整的厂、矿,没有一座能冒烟的烟囱,工厂的机电生产设备也绝大多数被洗劫一空。
鞍山解放后,由于仍盘踞在沈阳等主要城市,再加上鞍山市区内仍有一小部分敌对残余势力尚未清剿,因此,鞍钢有一小部分人自发组队开展了护厂和抢运物资的工作,这样一个时间段虽然还谈不上恢复建设,但这个忠心护厂的团队却是中冶集团最初的模样。
一直持续到1948年底,辽沈战役接近尾声时,给东北局及、彭真等人连发电报,要求尽快恢复鞍钢生产。他在电令中指出:“鞍山的工人阶级要迅速在鞍钢恢复生产。”1948年12月26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成立鞍山钢铁公司,广大冶建人在中国的带领下,开始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第一次创业”。在此过程中,专业化的冶金技术和建设队伍逐渐形成。
1949年6月27日,鞍钢2号高炉流出了新中国第一炉铁水,1949年7月9日,新中国的第一个大型钢铁企业正式开工生产,到1949年底,鞍钢已经恢复了3座高炉、4座平炉、5座焦炉和3座矿山。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成为重中之重,而基础材料工业却十分薄弱。1949年,我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不足当时世界年产量的0.1%。钢铁生产供需矛盾突出,发展钢铁业迫在眉睫。按照同志“用七年时间建成鞍钢”的指示精神,人力需求在5万人左右,当时仅13500人的实际人数与需求相差甚远,尤其缺乏大规模现代化工厂的建设人才和管理干部。为此,党中央于1952年5月4日做出“集中全国力量,首先建设鞍钢”的决定,发出了“全国支援鞍钢”的号召。在中央决定的感召下,仅半年时间,鞍钢基建系统人员就从13500猛增到57808人。他们之中,有军人、农民、文艺工作者,从一个个熟悉的行业和岗位上走出来,共同从事一项全新的事业。
到1952年残存在鞍钢的设备全部恢复生产。鞍钢的铁、钢、钢材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6%、64%和47%,擎起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半壁江山。这既是鞍钢的骄傲,也是广大冶金建设者以主人翁姿态投身鞍钢修复、屡建奇功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的第一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是鞍钢的“三大工程”。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签订了《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协定》。它规定:连同过去3年在内,到1959年止,苏联将帮助我国新建和改建141项(后增至156项)规模巨大的工程,鞍钢即为其中之一,而鞍钢三大工程则是同期最早投入设计与建设的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和炼铁厂7号高炉工程。
这3项工程均为苏联提供设计及成套设备,由我国自行建设安装,都采用了当时的最新技术,工程全部自动化,机械设备全部由电气操纵。有些设备在苏联也是刚刚设计成功,便直接拿给鞍钢。
从1952年7月到1953年12月,年轻的冶建队伍以火热的激情投入到建设规模宏大、技术极为复杂的鞍钢“三大工程”之中,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三大工程建设,创造出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同时,整个工地都掀起了学习热潮,在苏联专家的帮助和教导下,在课堂和工地实践中,学习掌握了钢铁项目建设的先进技能和管理经验,为建设新中国各大钢铁基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无缝钢管厂工程是新中国兴建的第一座生产无线钢管的现代化工厂,建筑安装工程价值达22226万元。工程于1952年7月14日开工建设,1953年10月27日便热试成功,并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大型轧钢厂是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轨梁轧钢厂,建设安装工程量3784.7万元。工程于1952年8月1日开工建设,1953年11月30日热轧成功,总工期仅16个月。
而七号高炉,更是鞍钢改建成功的第二座自动化高炉。其有效容积918立方米,按当时的高炉利用系数计算,其设计生产能力为31.8万吨/年,建筑安装工程量509.6万元,1952年12月19日投产出铁。为满足七号高炉投产需要,同时施工的还有送风量2700立方米/分的鼓风机两台,循环水泵站,55吨锅炉,煤气洗涤机以及15、16号两座焦炉等工程。以上工程统称为七号高炉系统工程。七号高炉工程机械设施安装量三千余吨,金属结构两千五百余吨,耐火砖砌筑17407立方米,工业管道近万米。
从护厂、恢复鞍钢生产到“三大工程”建成,新中国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冶金建筑业,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结束了近百年来依赖“洋人”办钢铁的屈辱史,这是广大冶建儿女开创的奇迹。随之相继而生的鞍钢基建系统(简称“鞍建”)和发展而立的黑色冶金设计院,既建造了矿山、工厂,又培养了建设人才,由“地方部队”成长为冶金建设战线上的一支“野战军”,肩负起支援全国的光荣任务。
自1948年解放之初 “鞍建”诞生以来,保鞍钢、战本钢、建抚钢,又转战南北,驰骋东西,在广袤的沙漠地带建设包头冶金基地,在无垠的戈壁滩上兴建酒泉钢铁之域,又在富拉尔基、攀枝花、水城、新余、凌源等钢厂兴建中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留下了闪光的足迹。与此同时,又以自己培养的八万余名建设人才无私地支援祖国各地钢厂建设,被誉为全国冶金建设的“摇篮”和“发祥地”,为发展我国现代冶金工业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伴随着国内其他几大钢铁基地的建设,黑色冶金设计院的办公大楼里面,也陆续分出了五个钢铁院——包钢院(中冶东方)、北京院(中冶京诚)、重庆院(中冶赛迪)、马鞍山院(中冶华天)、武汉院(中冶南方),两个矿山院——鞍山院(中冶北方)和长沙院(中冶长天),一个焦耐院(中冶焦耐),一个洛耐院,一个热能院。
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鞍钢全面得到改造和扩建,生产能力超过原计划指标,生铁产量达336.1万吨,钢291.07万吨,钢材192.39万吨。国家投资17.59亿元,上缴利润22.4亿元。鞍钢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型钢铁基地,被誉为祖国的钢都。1966年以后,鞍钢的生产建设事业也慢慢的出现了回升并逐年增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创历史顶配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头羊。开创了鞍钢生产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鞍钢的钢、铁、钢材分别比上年增加105万吨、102万吨和64万吨,鞍钢进入了一个全面振兴的新的发展时期。
在此期间,中冶人的身影从未离开:东鞍山选矿厂、带式球团生产线米焦炉、耐火材料厂、鞍钢全厂总图测量……时至今日,在鞍钢厂区的各个角落、在鞍钢档案馆的案卷里,不经意间,冶金部××院、××冶的名号抬手可见。
上世纪90年代末,钢铁工业逐步呈现复苏迹象,多个钢铁项目加紧筹划。其中,鞍钢最先启动了新建两台360平米烧结机工程的建设。中冶长天敢为人先,创造性地提出开展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并得到了鞍钢的认同。该项目开创了中国大型冶金工程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的先河,也让中冶长天捧回了中国首届工程建设总承包银钥匙奖。此后,中冶长天又接连承担了鞍钢多个大型烧结工程的设计建设,奠定了在国内大型烧结工程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
2002年,鞍钢弓长岭240万吨球团一期生产线建成投产,这是我国第一座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建设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链篦机—回转窑球团厂。中冶北方在持续不断地改进与创新中,实现了球团技术的历史性突破,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这条球团技术攻关之路走出了中冶北方人“用心铸造世界”的品格,奠定了中冶北方球团领域领军人的行业地位。
2003年,中冶南方承接了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2号冷轧生产线工程,采用了当时世界上“先进、成熟、实用、安全、可靠”的工艺技术及设备,并与鞍钢合作开发的国内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酸洗轧机联合机组在鞍钢2号冷轧建成投产,不仅结束了我国大型冷轧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也拉开了中冶南方开发设计国产化冷轧成套设备的序幕。
2005年12月4日和28日,中冶赛迪设计的鞍钢新2号、新3号两座高炉相继顺利投产。中冶人切实发挥技术总负责作用,充分的利用设计技术先进和积累的丰富经验,在国内首次开展两座高炉公辅设施二合一设计,充分吸取新1号高炉设计经验和教训,并采用了多项国内外最新高炉技术,成功设计出代表当时国内钢铁最领先水平的高炉项目,获得了业主和国际客户的好评,树立了中冶赛迪在钢铁工程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鞍钢张家湾铁矿,中冶沈勘承担了地下采选工程设计工作,实现了保本盈利的目标,减少国内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缓解了我国矿产资源的供求矛盾,为推动矿山开采新技术的创新、引领矿业技术的发展、提高矿山工业的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矿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及提供动力。
而中冶京诚鞍钢炼钢总厂四分厂A、B、C转炉一次除尘项目,则是在钢铁行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潮流中,中冶人的真挚助力。
鲅鱼圈项目是鞍钢的二次创业,涵盖原料、烧结、化工、炼铁、炼钢、轧钢以及公辅配套设施的冶金建设全领域和钢铁生产的全流程,具备年产493万吨铁、500万吨钢、200万吨宽厚板和296万吨热轧板等系列钢铁产品的生产能力,生产未来市场需求有较大增长空间的高档次、高的附加价值的高强度板、造船板、舰艇板、桥梁板等,满足各行业对高质量宽厚板及薄规格品种板材的需求。
2009年4月21日,鲅鱼圈项目4座52孔7米焦炉中的最后一座焦炉成功出焦,它标志着当时我国最大的7米焦炉示范工程全面投产。7米焦炉的研发,中冶焦耐以8米单孔试验焦炉(与鞍钢合作项目)为基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容积大、投资省、效率高、控制水平高、环保水平高等诸多优点。而在鲅鱼圈焦炉建造过程中,中国五冶更是缔造了100天内完成7米级大型焦炉砌筑的神话,“锤炼”出了一种更加优质、更高效的砌筑工艺,成为了这一领域的新国家标准。由中国二十二冶承担施工的鞍钢鲅鱼圈2#热风炉为德国地得式技术设计,采用热风炉不开口技术,施工难度大,技术质量发展要求高,中冶人经过反复计算,放样板进行攻关,制作出了球形砌体的大楦模板,经过预砌筑和三个热风炉实际施工,满足了图纸设计的基本要求,得到了德国专家和甲方指挥部的交口称赞。中冶建研院承担了鞍钢鲅鱼圈新炼钢钢渣热闷处理项目年处理规模为80万吨转炉钢渣的工程,解决了熔融钢渣立即进入热闷装置进行热闷的诸多技术上的难题,为鞍钢鲅鱼圈钢铁项目钢渣热闷处理工程的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此外,鞍钢凌钢朝阳工程也是国家发改委为落实构建和谐社会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充分的利用辽西地区铁矿资源,统筹全省经济发展,政策批准的大型冶金建设项目,是鞍钢集团的“三新”项目之一。在这一个项目中,中国三冶积极探索干熄焦电气设备施工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总结和实践研究成果,最终形成了《干熄焦电气设施安装施工工法》;中冶天工克服了工程设备不足、冬季施工、深基坑、场地受限、混凝土保温等一系列问题,打赢了“翻车机室之战”。
在此期间,中冶焦耐多年的焦炉工程经验和鞍钢丰厚的一线生产经验得到了有机的互补,经过3年多的努力,2012年由中冶焦耐总承包、中国三冶和中国五冶施工的鞍钢四期示范工程顺利投产。2017年,该项目获得了中国冶金科学技术进步唯一特等奖。2019年1月8日,更是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中冶集团精耕传统核心主业、自主研发的技术代表之一,也是鞍钢细作生产实践、不断追求精益生产的侧面写作;不仅是中冶的光荣,更是鞍钢的骄傲。
2020年2月,新冠疫情阴影笼罩国人心头。中国三冶鞍钢西区烧结新建脱硫脱硝装置项目进入施工关键阶段。其中,吸附塔8米至40米标高区域是该项目的核心区域,钢结构安装的关键时期,正值国内疫情最严重的阶段,项目团队克服疫情带来的各种困难,实现了大型构件运输技术方面的新突破,刷新了同类建设项目中超大型构件制作运输及安装的新记录,率先吹响了复工复产的号角。
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鞍钢在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钢铁行业产业体系调整的背景下,正积极抢抓机遇,创新发展。而中冶人秉持“以独占鳌头的核心技术、无可替代的冶金全产业链整合优势、持续不断的革新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承担引领中国冶金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国家责任”,正阔步走在建设美好中冶的道路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