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走垃圾桶 迎来洁净城

时间: 2024-07-09 02:50:18 |   作者: 零件盒系列

  东莞市民,你注意到周围垃圾桶变少了吗?经过第一轮“撤桶”行动,东莞全市撤、并不规范生活垃圾收集点(桶)共2.76万处,保留了在用点位5.37万处。

  今年,为提升城市品质形象和环境卫生水平,东莞印发《东莞市生活垃圾收集点(桶)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方案》,对全市现有生活垃圾收集点(桶)优化设置。“撤桶”后,东莞城市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与其息息相关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有何提升?

  日前,东莞召开全市“撤桶”工作暨新型设备机械化作业现场会,总结经验并部署全市“撤桶”工作,推广新型环卫设备应用。透过现场会显而易见,这次,东莞以清理整治生活垃圾收集点(桶)为切口,打通了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城市难点。

  走上石龙中山路非遗文化街,曾经污水横流、垃圾发臭的情况早已无迹可寻。街道两侧,新昌鼓、李全和麦芽糖柚皮等非遗技艺“老字号”店铺里人来人往,历史的魅力从店铺中弥漫而出,洒满整个古街。

  作为东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龙中山路非遗文化街是石龙最早的马路。此前,老街上的垃圾收集点常常堆满生活垃圾,桶点周围流了一地黑水,老街一度失去了“原色”。

  今年3月,石龙城管分局对中山路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开展环境整改治理,率先开展全面“撤桶”。一声令下后,全长1500米的老街,撤走了8个660升的垃圾桶、16个240升的垃圾桶。

  “撤桶”也伴随着阵痛。部分街区居民习惯性地将生活垃圾往原处倾倒,垃圾暴露和“脏乱差”现象频繁出现,“撤桶”工作一度成效甚微。最终,石龙城管分局决定站在群众视角思考破题之道,试点提供上门收集垃圾服务,每天早、中、晚3次以广播通知或上门告知的方式,安排专门车辆开展上门收集垃圾服务。最终,居民逐步养成了在清运车主动倾倒生活垃圾的习惯,老街又一次获得“重生”。

  不止中山路,曾经,石龙沿街垃圾桶点布设散乱、缺乏全盘考量,“脏乱差”现象都会存在。“撤桶”如何撤?“撤桶”就要全部撤走吗?石龙城管分局向国华说道:“‘撤桶’要因地制宜、因点制宜,不可以一种模式打天下。有的地方能‘撤桶’,有的地方只能‘并桶’,有的地方设垃圾房,如果是夜市之类的场所,可优先考虑白天不设桶、晚上设桶。”

  “撤、并、改、建”是石龙城管分局提炼的“四字经”。向分享了探索出三点的做法——对于整街“撤桶”的区域,在“撤桶”前要对每家每户上门宣传,达成共识,“撤桶”后每天两次或三次上门收集垃圾;对于“并桶”的区域,在减少桶的数量后要增加收运频次、加强清洗,并摆放整齐,安排人巡回检查;对于难以“撤桶”和“并桶”的区域,就设置垃圾房(箱),利于街道美化和管理,“我们‘撤桶’后没有设置回去,市民渐渐习惯了,最后收获了一致好评。”

  截至目前,石龙共完成“撤桶” 2453个,其中660升的桶147个、240升的桶306个,小区、居民楼撤离330升、240升桶约2000个;垃圾收集点升级改造6个,包括新式垃圾收集房3个。

  “石龙经验”最终在全市“撤桶”工作中获得肯定。在石龙镇党委委员刘丽权看来,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桶)、加强环卫人员和垃圾收运车辆管理、调整收运模式,使石龙的城市品质和环境卫生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垃圾桶是生活垃圾收运工作的第一道关卡,守好这道关卡对构建完善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至关重要。

  “目前,东莞各镇街(园区)在主次干道的‘撤桶’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叶志锋看来,“撤桶”后,大量垃圾桶占用机动车道、“脏乱差”的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对于背街小巷、房前屋后、商业街、出租屋等区域的撤桶工作仍需推进。

  “宜少宜优”,是东莞规划布局垃圾收集点(桶)位的原则。不宜过多、过密,不得出现破损污渍、不得占用城市公共道路、避免垃圾桶满溢或破损污渍,又要外形好看、质量精良……“撤桶”的方法要视镇街(园区)各场所生活垃圾的产生特点而定。

  以石龙为例,刘丽权介绍道,去年以来,石龙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深入实施环卫绿化一体化管养,建立环卫绿化镇村分级管养机制,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标兵村(社区)评比、“红黑榜”公示制度,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桶),推行了上门收集垃圾服务,显著改善了周边环境。

  据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对信访、投诉件的研判分析,“撤桶”一年来,市民群众对“撤桶”后衍生的问题主要涉及卫生管理、收运频次以及投放便利度等方面。

  叶志锋认为,各分局和环卫企业要结合辖区真实的情况充分研判,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一个“撤桶”效果较好的道路、商业街、村(社区)作为示范区域,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深度推进全域“撤桶”工作。

  在接下来的“撤桶”工作中,叶志锋提及,各镇街(园区)应安排专门的生活垃圾收集人员,科学设计收运路线,提升上门收集垃圾服务,加大收运频次,确保果皮箱及垃圾桶无满溢、周边无散落垃圾,提倡垃圾不落地和直收直运,杜绝收集转运过程的二次污染;同时,应该通过行动成效定期“回头看”,强化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在石龙青林站环卫转运中心的传送带上,一个破旧沙发正缓缓驶向“大件垃圾卸料口”,“砰”的一声——破旧沙发从传送带掉进破碎区,传出一阵阵木料被压碎的声音,却不见粉尘、碎片,甚至没有异味传出。

  有别于传统转运站,作为东莞市首个一体化建设及运营的综合性垃圾转运站,石龙青林站环卫转运中心集生活垃圾压缩转运、大件垃圾破碎处理、厨余垃圾处理及转运、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暂存、污水处理和公厕于一体,在水平直压压缩系统、负压除臭系统、植物液喷淋系统、生产废污水处理系统等运作下,垃圾能得到密闭式压缩处理和转运;同时,通过多渠道综合控制臭气和扬尘,垃圾转运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环保且无异味。

  走进青林站的中心控制室,屏幕里的石龙地图上,有着一个个小点和热力图区域——原来这是石龙正在作业的环卫车辆和人员的位置及轨迹。该控制室融合了最新的“智慧环卫云平台”系统,采用物联网模式,将“人、车、物、事”进行关联,通过全方位、全时段的监测,可实时掌握人员和车辆的作业内容、位置、路线及状态。系统还搭载有AI人脸智能识别系统,可以识别和分析司机的驾驶行为,走神、分心、车距过近都会被系统抓取并及时通知,为安全生产作业提供保障。

  “撤桶”是关系东莞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稳步推进“撤桶”工作后,东莞又在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上出了新招——推广新型环卫设备应用,提升环卫作业工作效率。

  其实,东莞各村(社区)背街小巷的清扫保洁、道路冲洗、垃圾清运等工作依然以人工作业为主。工作效率低、组合式作业效果不明显,导致背街小巷与主次干道保洁水平拉开了差距。

  9月起,东莞的保洁队伍又多了一个“车组”——洒水车、高压冲洗车、多功能清扫车、多功能抑尘车、吹风机、小型扫路车、小型高压冲洗车、电动巡回快速保洁车等陆续上路,“人机结合”的环卫新模式正在东莞推广开,并即将成为新日常。

  9月底,东莞还举行直管道路环卫设备、安全应急作业演示推广现场会,规范细化环卫作业标准及流程,提升市直管道路的保洁质量,推动实现环卫工作精细化、品质化、常态化。

  据介绍,接下来,东莞将及时淘汰老旧的环卫设备,引进功能齐全的新能源环卫设备,普及推广小型新型环卫设备在各村(社区)背街小巷、公园广场、人行道等场景使用,倡导组合式作业,逐步提升环卫作业效率及效果,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人工作业工作强度。

  从试点走向推广的“撤桶”工作,正联合机械设备作业模式,织密东莞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补齐东莞环境卫生短板,“绣”出干净有序之城。